於新東
  用工荒或者招工難是個老話題,這種現象的實質到底是什麼?特別是對於正致力於從低成本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的中國經濟來說,如此陣痛能順利度過嗎?筆者認為,用工荒或者招工難實質就是這些崗位相對應的收入待遇仍然太低、保障預期仍然太缺、社會尊重仍然太少。
  在治本之策的思考上,聯想到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我國已進入“兩個反哺”階段,必須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方針,感覺有必要把用工荒問題也放在歷史長河中來看。大家熟知的工農、城鄉、地區等三大差別,發展到今天,應該說城鄉、地區差別依然突出的同時,新出現的收入差別已經十分普遍。改革開放初期、中期,收入差別表現為“腦體倒掛”或者“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的輕視知識和技術要素的現象,經過知識和技術等要素也能參與分配的改革調整,逐步理順這一分配關係。但是,現在又走向另一個極端,體力勞動收入從總體上存在明顯的兩個相對過低,相對勞動付出來說所得過低、相對非體力勞動收入群體來說收入過低。因此,當前應該到了高收入群體反哺低收入群體的階段。現階段應該是“四個反哺”的關鍵階段,即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基礎上,加上另外兩個:“沿海反哺內地”和“高收入反哺低收入”。
  當前對反哺農民工的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大。有兩點需要特別聲明,第一,絕不是要劫富濟貧,而是在合法致富依然光榮的前提下,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國家當前致力於調整改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正是抓住問題實質的關鍵性舉措,可能改革的進程會遇到阻力、會有個過程,但這些正好反映出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隨著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頂層設計的不斷完善,可操作性且有成效性具體辦法的出台,用工荒問題至少不會像現在表現得那麼詭異。特別是能夠有效減輕中國經濟轉型必經的“陣痛”,更大了說,可以最大程度減輕社會震蕩。第二,鼓勵為富者慈善,經營者通過提高員工收入、承擔社會責任、改善員工福利以及工作環境等反哺低收入群體。
  從世界範圍看,愈是註重社會責任與員工福利待遇的企業及企業家,愈是會成正比地成長為百年基業與領袖級企業家。所以,從結果來說,為富者慈善與低收入者增收其實完全是雙贏。▲(作者是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員)
(編輯:SN0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f02afls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